恩施饭搭子:山水间的烟火相逢_[MMKMMC]
在恩施,吃饭从来不是一件孤独的事。
这里的山是连着的,水是绕着的,就连碗里的滋味,也总透着股热络的人情气。于是便有了“饭搭子”——不是精致的饭局,也非孤独的觅食,而是三五人凑成一桌,筷子伸向同一个锅子,酒杯碰出同一曲山歌的畅快。
土家吊脚楼下,一锅合拢的江湖
往老巷子里钻,吊脚楼吱呀作响,腊肉的香气从木窗飘出来。饭搭子的第一站,常是围着咕嘟冒泡的土家摔碗酒火锅。几碟山野菜,一盘熏得油亮的腊蹄髈,滚在花椒与山椒翻腾的红汤里。不必讲究吃相,只管大口吃肉,仰头喝尽包谷酒,然后将土陶碗重重摔在地上——摔出“岁岁平安”的吉祥话,也摔碎初识的拘谨。
夜市灯火里,流动的人情地图
华灯初上,舞阳坝与女儿城的夜市便活了过来。饭搭子们循着烟火气游走——在卖油茶汤的小摊前分食一碗金黄焦香,在炕土豆的推车边抢着戳起外脆内糯的一颗,再挤进人声鼎沸的烧烤摊,对着烤得滋滋作响的刁子鱼举起啤酒瓶。这些散落在街角巷尾的滋味,被饭搭子们用脚步串联成独家的美食地图,每一处标记都伴着酣畅的笑语。
长桌宴上,吃出一场高山流水
若赶上节庆,农家乐的长桌从堂屋摆到院坝。十几种糍粑一字排开,社饭的清香混着蒿草气息,鲊广椒炒腊肉盛在土碗里发光。素不相识的游客与唱着迎客歌的土家阿妹相邻而坐,筷子越过青花瓷盘夹走糍粑,也夹走了陌生。这一刻,饭搭子成了最临时的家人——分享的不仅是葛仙米炖鸡的鲜醇,更是高山流水间毫无保留的盛情。
为什么恩施人需要饭搭子?
或许因为这里的山太高,需要结伴才能翻越;这里的菜太丰盛,独享总觉辜负。一锅洋芋饭要抢着刮锅巴才香,一盅摔碗酒要对饮才烈。在恩施当饭搭子,吃的从来不只是饭——是吊脚楼漏下的月光,是清江泛起的晨雾,是摆手舞踏响的鼓点,是素昧平生却愿为你唱整首《六口茶》的温柔。
当最后一口糍粑咽下,最后一只土碗摔碎,酒意微醺的人们挥手作别。明日或许各自天涯,但曾在这片山水间同桌共食的记忆,会如恩施的云雾般缠绕心间——原来人间烟火味,最抚凡人心的,从来都是那份愿意与你分享一碗人间的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