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铁炉酒搭子:围炉夜话里的江湖与温情》_[MMKMMC]

寒冬腊月,最惬意的莫过于三五好友围着铁炉,烫一壶老酒,就着炭火煨熟的土豆或花生,把冷风关在门外。在川渝一带,这样的场景有个生动的名字——“铁炉酒搭子”。《铁炉酒搭子:围炉夜话里的江湖与温情》

“酒搭子”本是方言里“酒友”的意思,但前缀“铁炉”二字,便多了几分粗粝的烟火气。铁皮炉子锈迹斑斑,火苗却烧得正旺,酒是廉价的散装高粱烧,杯子未必成套,但碰杯的声响格外清脆。话题从年猪的肥瘦扯到县城新开的麻将馆,偶尔也骂几句世道,最后总以一句“算了,喝酒”收尾。《铁炉酒搭子:围炉夜话里的江湖与温情》-铁炉酒搭子

这场景像极了江湖的缩影:炉边不分贵贱,只论交情。老张是村口的泥瓦匠,老王是镇上退休的会计,年轻人叼着烟抱怨彩礼太高,而沉默的李叔只管添炭——他年轻时走南闯北,如今只剩半只耳朵,据说是在云南赌石输掉的。炉火映着每张脸,皱纹里都藏着故事,酒一热,故事便淌出来。铁炉酒搭子

铁炉酒搭子的妙处,在于它的“不讲究”。没有精致的醒酒器,铝壶直接蹲在炉盖上温着;下酒菜可能是自家晒的萝卜干,甚至一碟辣椒面。但正是这份随意,消解了生活的紧绷。酒过三巡,有人拍腿唱起荒腔走板的川剧,有人趴在桌上打鼾,炉灰簌簌落在鞋面上,无人计较。

如今城里人流行“围炉煮茶”,讲究器皿和拍照角度,而铁炉酒搭子们早参透了真谛:暖身子的不是炉火,是挤作一团的人气;醉人的也不是酒精,是那些终于敢说出口的真心话。

一炉火,一壶酒,一群歪歪斜斜的影子——这便是市井版的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”。江湖夜雨十年灯,不如铁炉边一场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