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“单纯酒搭子”: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减负实验》_[MMKMMC]
深夜的居酒屋里,两杯冰啤酒碰在一起,玻璃杯壁凝结的水珠滑落,像一场心照不宣的默契。小北和对面刚认识三小时的陌生人谁都没问彼此的职业、年龄或情感状况,只是就着毛豆吐槽老板的奇葩要求,在微醺时大笑——这是他们第三次以“单纯酒搭子”的身份见面,也是当代年轻人正在流行的社交新范式。
所谓“单纯酒搭子”,即剥离了人情往来、利益纠葛的纯粹饮酒伙伴。不聊人生理想,不互倒苦水,更不发展暧昧,唯一共识是“今晚的酒值得分享”。这种关系像便利店里的关东煮,温热却短暂,无需预订也不留残局。某社交平台上,“找酒搭子”的帖子下常有高赞回复:“AA制,不劝酒,喝完各自打车回家”——规则清晰得近乎冷酷,却恰好符合年轻人对“低能耗社交”的诉求。
心理学家李敏认为,这种现象折射出都市青年对社交压力的反抗:“当‘交朋友’变成需要经营的项目,喝酒反而成了最轻松的社交场景。”数据显示,78%的参与者认为酒搭子关系“比同事亲密,比朋友自由”,而超过半数的人甚至记不清搭子的全名。
不过,这种新型社交也暗藏悖论。有人喝到第五次才发现对方是同行,也有人因偶然的深夜倾诉打破“不过问私生活”的约定。就像被摇过的啤酒泡沫,再透明的界限也难免溢出些许真实。或许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:“我们假装只想找个喝酒的人,其实都在等一句‘你最近还好吗’。”
凌晨两点,小北的酒杯再次见底。酒搭子挥手告别时,她突然想起今晚忘了问对方的名字——但这似乎也不重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