泾县搭子:山水间的烟火相逢_[MMKMMC]
在泾县,有一种关系叫“搭子”。
它不是血缘的牵绊,也非经年的故交,却像青弋江偶然交汇的两叶轻舟,在某个清晨的码头,或某家老茶馆的雾气里,自然而然地并了航。你们可能为了同一张宣纸的纹理走进宣纸文化园,为了同一座古桥的倒影徘徊在查济的溪边,又或只是在桃花潭畔等日出时,发现对方镜头里想要的光影,与你如出一辙。
于是,便成了“搭子”。
这关系松散、自在,带着山水赋予的随性。你们可以结伴走一段路,从茂林修竹的幽径走到章渡古镇“江南千条腿”的吊栋阁下,聊着李白当年送别汪伦时,是否也见过这般烟雨;也可以在路边的早点摊分食一个菜馅的粑粑,在滋味里品出共同的乡愁,然后默契地不问来处与归期。
泾县的底蕴,为“搭子”的相遇铺就了最诗意的底色。当你在中国宣纸博物馆看老师傅捞纸,那专注的神情会让身旁陌生的“搭子”也屏住呼吸,仿佛共同守护着一个千年的秘密。在黄田古村落的青石板路上,你们可以一起辨认马头墙上的岁月痕迹,讨论着徽派建筑的兴衰,那些沉默的老宅,因有了可以交换的感慨而变得生动。
最妙的是一起吃饭。寻一家土菜馆,点一锅胡适一品锅,炖得咕嘟作响,热气蒸腾里,分享着臭鳜鱼的独特风味和毛豆腐的软糯。饭桌上的话匣子,比锅里的汤汁更滚烫。从美食聊到风物,从旅途见闻聊到人生况味。这一刻,“搭子”是饭友,更是此刻心绪最投契的倾听者。
分别时,也像泾县的云,淡淡的。没有刻意的联系方式,没有郑重的再见,只是在下一个路口,微笑着挥挥手,将这段共度的时光,叠进记忆里,如同珍藏一张上好的泾县宣纸——洁净、绵韧,留白处,是无尽的韵味。
原来,最好的相伴,不必一生,只需一程。在泾县的山水与烟火里,每一个“搭子”,都是命运为你安排的一段小小奇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