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美,找个下棋搭子有多难?_[MMKMMC]
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:在异国他乡的深夜,突然想下一盘棋,却发现找不到一个能随时对弈的人。
来北美第三年,我的棋瘾犯了。翻遍通讯录,会下棋的朋友要么在国内,要么在另一个时区。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本地的华人棋友群,却发现里面的人要么在讨论送外卖,要么在分享打折信息,偶尔有人喊一声“谁来下棋?”,回应寥寥无几。
后来我下载了国际象棋APP,匹配到的对手来自世界各地。赢了没有击掌相庆,输了没有复盘讨论。冰冷的算法把棋局变成了一道道数学题,我怀念的是棋盘边那杯冒着热气的茶,还有对手落子时狡黠的微笑。
直到上个月,我在社区图书馆看到一位老先生独自摆棋。我试探性地问能不能下一盘,他眼睛一亮。那盘棋我们下了两个小时,用夹杂着中英文的棋语交流——“你这个马跳得很有想法”“你的车在这里等着我呢”。临走时我们约好下周再战。
现在我才明白,在北美找下棋搭子,找的不是对手,是那种熟悉的氛围——落子声里的默契,棋局之外的闲聊,还有那种不用解释“马走日象走田”的文化共鸣。它成了我在这片新大陆上,重新扎根的一种方式。
也许你也正在某个城市的角落摆着棋盘等待。当你找到那个对的搭子时,下的不只是棋,是漂泊生活中的一点慰藉,是黑白格子间流动的故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