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巫山夜话:寻一处微醺,遇三五酒搭子》_[MMKMMC]
巫山的夜,是蘸了酒气的。
当江雾漫过青石台阶,吊脚楼的灯笼晃出暖黄的光,巷子深处便传来瓷碗相碰的脆响——那是“喝酒搭子”们的暗号。
在巫山,酒搭子不论出身。或许是码头卸货的汉子,袖口还沾着花椒香;或许是写生的学生,画板斜倚着老墙;又或是卖栀子花的阿婆,从兜里摸出半瓶自酿的梅子酒。一碟灯影牛肉、半锅沸腾的腊蹄子,就能让陌生人的酒杯撞出江湖气。
这里的酒局不讲规矩,只讲尽兴。土碗里的包谷酒烈得呛喉,却压不住山野故事往外冒:神女峰的雾何时散,青滩的号子怎么喊,甚至哪家小店的炕土豆最酥香……酒至酣处,方言与笑声搅成一团,连江风也醉得打转。
若遇上雨夜更妙。檐水滴答里,酒意混着潮气爬上眉梢,有人忽然拍桌唱起“巴山夜雨涨秋池”,众人便哑着嗓子接下半句。此刻的巫山,不过是一张木桌、几把歪斜的竹椅,和一群甘心被酒灌醉的魂。
天亮前各自散去,约酒的话却悬在码头:“明天这时,莫让月亮等空了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