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为登山搭子:山在,风在,我在_[MMKMMC]
他不是向导,不是教练,甚至不是那种会热情规划路线的同伴。
约他爬山,信息简单得像山涧的水:“明早七点,老地方。”没有装备测评,没有天气分析,没有必须打卡的网红景点。你甚至不确定他是否真的会来。
可到了山脚,他总在那里,靠着那棵老槐树,像另一棵安静的树。他等你,也像在等一阵恰好路过的风。
上山路上,他话很少。你兴奋地指着一株奇特的植物,他凑近看看,点点头:“是棵好草。”便不再多言。你累得气喘吁吁,抱怨台阶太陡,他递过水壶,只说:“歇歇,不急。”他的节奏像山本身的呼吸,缓慢、绵长,不以你的焦躁或兴奋为转移。
他不执着于登顶。若遇岔路,他随你选;若你中途想放弃,他点点头:“山还在,下次再来。”仿佛山顶的风景与半山腰的并无不同,都只是“此刻”的风景。
起初你不适应。在这个什么都要追求“意义”和“效率”的世界里,他的“无为”像一段空白,让你不知所措。你习惯了用里程、配速、朋友圈点赞数来定义一次登山,而与他同行,这些标尺都失了效。
慢慢地,你才发现这种“无为”的妙处。
因为他不催促,你终于注意到石阶缝隙里倔强的青苔,像一幅微缩的山水画。因为他不计划,你们误入一条野径,却意外发现一潭静极了的碧水,白云在里面缓缓游走。因为他不说话,你开始听见自己的心跳,听见风穿过不同形状的叶子时,声音的细微差别。
他不是一个“做”什么的搭子,而是一个“在”那里的搭子。他的存在本身,像山的一部分,消解了你的目的性,让你从“征服一座山”的执念里解脱出来,回归到“行走于山中”的本真。
登顶那一刻,云海翻涌,你心潮澎湃,想与他分享这份壮阔。转头看他,他正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,眼神空旷而平静,仿佛他看的不是风景,而是故人。
你忽然懂了。 他不是在陪你爬山,他只是在爬山。而你,恰好同行。
下山时,夕阳将影子拉长。在停车场分别,他依旧只是挥挥手,转身走入暮色,像一滴水汇入河流。
你开车回家,山间的宁静还留在车里。你不再觉得此行“收获”了什么具体的感悟或美照,只是感到一种久违的、饱满的轻盈。
原来,最好的登山搭子,不是那个为你安排好一切的人,而是那个让你忘记安排,最终遇见山,也遇见自己的人。他无为,故而无所不为——他为你,还原了一座山本来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