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的搭搭子:那些并肩同行的温暖时光》_[MMKMMC]
“搭搭子”这个词,在我心里总带着几分亲昵和默契。它不像“朋友”那样正式,也不像“伙伴”那样泛泛,而是专指那些因某个共同目标或兴趣而短暂或长久并肩的人。他们可能是自习室里一起备考的学友,健身房互相督促的练伴,或是旅行途中偶然结伴的同路人。而我的搭搭子们,就像生活里一闪一闪的小星星,用微光照亮了那些原本平凡的日常。
记得考研那年,我和小林成了图书馆的“固定搭子”。每天清晨六点半,她总会准时在我常坐的角落放一杯热美式,而我则负责占好靠窗的座位。我们很少闲聊,却在沉默的刷题间隙交换一个眼神,就能读懂对方“撑不下去”的崩溃。后来我们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,虽然各奔东西,但直到现在,闻到咖啡香还是会想起那段苦中带甜的日子。
工作后,我的搭搭子变成了同事阿杰。作为公司唯二会打乒乓球的“菜鸟”,我们约好每周三午休时去活动室厮杀几局。他总笑我接不住旋转球,我则吐槽他发球像在扔炸弹。输赢不重要,重要的是那四十分钟里,我们能暂时忘掉KPI,像两个逃课的高中生一样大呼小叫。
最特别的搭搭子要属去年在云南徒步遇见的阿姨。五十多岁的她背着比我还要重的登山包,在海拔3000米的垭口分给我半块巧克力。“丫头,搭个伴儿吧!”她说这话时,山风正掀起她玫红色的冲锋衣帽。我们一路分享干粮和故事,下山时才发现连彼此的全名都不知道。可那又怎样呢?有些缘分本就无需定义。
现在的我依然在收集这样的搭搭子——瑜伽课上总帮我调整动作的姐姐,读书会里观点碰撞的陌生书友,甚至小区遛狗时固定偶遇的柴犬主人。我们或许不会参与彼此完整的人生,却在某个交叉点上,用一句“一起吗?”织成了细密的温暖。
原来生活从不吝啬馈赠温柔,它只是把糖霜藏在了这些看似随机的组合里。而所谓搭搭子,大概就是命运随手写下的可爱注脚,提醒着我们:孤独虽常态,同行亦寻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