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评弹搭子:江南曲艺中的默契与传承》_[MMKMMC]

在江南水乡的茶楼书场里,评弹艺术如一缕绵长的丝竹声,萦绕在听众的耳畔。而在这门古老曲艺的背后,有一对不可或缺的搭档——“评弹搭子”。他们一弹一唱,或一逗一捧,用默契的配合将故事娓娓道来,成为评弹艺术最生动的灵魂。评弹搭子

“搭子”一词,源于吴语,意为搭档、伙伴。评弹搭子通常由两位演员组成,一人持三弦,一人抱琵琶,分坐书台两侧。弹者以弦索铺陈氛围,唱者以嗓音勾勒情节,二者相辅相成,如流水行云。例如经典组合蒋月泉与朱慧珍,一个嗓音醇厚如陈酒,一个弹拨清亮似珠玉,合作时无需眼神交汇,指尖一拨、唱词一递,便能将《玉蜻蜓》《白蛇传》中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淋漓尽致。《评弹搭子:江南曲艺中的默契与传承》

评弹搭子的默契,绝非一日之功。他们需长期磨合,从唱腔咬字到节奏气口,甚至一个挑眉、一次颔首,都要严丝合缝。老艺人常说:“三分靠天赋,七分靠搭子。”若有一方“脱板”(节奏出错),整场演出便如断线风筝。正因如此,优秀的搭子往往终身合作,成为艺术上的“知音”,比如张鉴庭与张鉴国兄弟,以血脉亲情滋养艺术共鸣,留下无数经典。《评弹搭子:江南曲艺中的默契与传承》-评弹搭子

然而,评弹搭子的传承如今面临挑战。年轻一代演员或囿于生计转行,或苦寻不到合拍的搭档。所幸,苏州、上海等地已有艺校开设“搭子配对”课程,更有人尝试将评弹与现代音乐结合,为这一传统形式注入新活力。

评弹搭子,是技艺的传承,更是人心的映照。当三弦与琵琶声再次响起,那书台上一坐一立的背影,依旧诉说着江南最绵长的故事——关于默契,关于坚守,也关于岁月里永不褪色的弦索叮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