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搭子港:沉睡在时光里的渔村记忆_[MMKMMC]
在辽东半岛蜿蜒的海岸线上,散落着许多被岁月遗忘的小渔港,瓦搭子港便是其中之一。它没有繁华码头的喧嚣,也没有现代港口的机械轰鸣,只有几艘斑驳的木船静静停泊在石砌的堤岸旁,海浪拍打着礁石,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故事。
瓦搭子港的名字源于当地方言,意为“用碎石垒砌的避风塘”。早年间,这里是渔民们躲避风浪的天然港湾,后来逐渐形成村落。青灰色的瓦房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,窄巷间弥漫着咸腥的海风,晾晒的渔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。老人们常说,从前每到黄昏,归航的渔船会带回满舱的鱼虾,码头上人声鼎沸,如今却只剩潮汐依旧。
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和年轻一代的外迁,瓦搭子港的活力渐渐消退。废弃的船坞长满藤壶,锈蚀的锚链半埋在沙中,唯有偶尔路过的摄影师或怀旧的旅人,会为这份颓败的美驻足。但若细听,仍能发现这里的生命力:退潮时赶海的妇人、修补渔网的老匠人、小酒馆里传出的方言笑谈……它们像暗流般维系着渔港的魂灵。
或许,瓦搭子港的宿命便是如此——不是成为旅游手册上的景点,而是化作一枚时光的琥珀,封存着人与海最原始的羁绊。当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时,那些被海浪磨圆的碎石,依然在诉说着关于坚守与消逝的永恒命题。